<p>高在上,冷漠傲慢,身穿一件繁复绣花的黑色宫服,低垂着眼看着跪在地上的她。</p>
<p> 公孙沁与她对视片刻,突然面红耳赤低下头,不敢再看她一眼。</p>
<p> 在剧本上,这里只有一句话:“公孙沁一眼便看见了众多貌美妃子中的皇后。”</p>
<p> 后面抬头又低头的动作,是覃宣自己加上的。</p>
<p> 李辞导演点了点头,看样子颇为满意覃宣灵气十足的表演。</p>
<p> 接下来便是公孙沁跪着与皇后对话,在无人对戏时,更为考验一个演员的台词功底以及对整体节奏的把控。</p>
<p> “江南人士,舞姬,父母双亡,你叫公孙沁?”覃宣脑海中的宫诃这样说。</p>
<p> “回皇后娘娘,是。”</p>
<p> 公孙沁此时没有先前的从容镇定,她从未见过如宫诃这般气势摄人的女子,在与皇后对话时,她藏在宽大衣袖中的手一直在抖,声音也带了颤音。明明在无数大臣、宗室前都没有露怯的她,在皇后这里却漏了怯。</p>
<p> “今年年满二十?”</p>
<p> “回皇后娘娘,月前刚满的二十。”</p>
<p> “哦~既然入了宫,宫中便是你的家,本宫会护着你的。”</p>
<p> “谢……皇后娘娘。”</p>
<p>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那句“本宫会护着你的”,不过是一句客套话,公孙沁也一直如此认为,直至很久很久之后,她才恍然明白。</p>
<p> 在那幽幽深宫中,护着她的,不是自己的聪明,不是慈祥和蔼的太后,不是那位九五之尊,而是她一直怀疑排斥多年的皇后,宫诃。</p>
<p> 公孙沁闻言起身,后背衣襟被汗水shi透,她慢慢坐到一旁,满室后妃都美的各有千秋,更别提那位皇后娘娘。很明显所有人都没把她放在心上,继续谈笑风声,公孙沁数次端茶喝水,面容渐由轻松转变为哀切,先前的意气风发也消失殆尽。</p>
<p> 短短不到五分钟的表演,却要体现出公孙沁初入宫时心态的变化,稍有不慎,这略简单的剧情、对话,便会被演员演绎得平平无奇。</p>
<p> 好在覃宣把握住了公孙沁内心的变化,并完美地演绎出来,还加上了颇有灵气的动作。</p>
<p> “不错。”</p>
<p> 覃宣站定,认真听着李辞导演的点评。</p>
<p> 李辞导演推了推眼镜,“你演技自然,颇有灵气,好好磨练几年必成大器,但是现在并没有到凭借演技让我一锤定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更加打动我的东西吗?”</p>
<p> 覃宣定了定神:“我可以跳舞,剑舞。”</p>
<p> “好!准备一下。”</p>
<p> 助理很快又递给覃宣一页纸。</p>
<p> 上面只有一句话:</p>
<p> 表演一段西北之战前的剑舞。</p>
<p> 覃宣循着记忆,想起了剧本上、原著中关于这一段的描写。</p>
<p> 西北一战时,已是李皇驾崩之后的第三个秋天,当时,西周国举国南下中原,十万铁骑来势汹汹,誓要踏平幼帝年仅七岁的中原。</p>
<p> 李玉堂死后,举国无一能主持大局的名将,眼看西梁国大兵压境,朝上老臣连连上奏请求议和,身为太后的宫诃力排众议,决定带着年仅七岁的皇帝御驾亲征,北上御敌。</p>
<p> 当时宫诃垂帘听政,丢下一句:“中原大唐泱泱大国,丢城不能丢骨气。”</p>
<p> 临行前,先帝宠妃沁贵妃脱下长裙,摘下首饰,以素衣舞剑送行。</p>
<p> 史书记载,先帝众多太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