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新的复习进程。
结束高考之后,许多学生回忆起来都十分感激,因为考卷上很多的考题,都被规划在新复习计划的范畴里,倘若没有进行这段短期的紧急复习计划,一中最后拿出的高考成绩单估计会十分好看。
各年级班主任得知之后都懊悔不已,虽然学生们的前程并没有被耽误,但要是他们在此之前能早一些接受胡玉的建议,学生们显然还能取得比这个更好的成绩。
但错过就是错过了,再懊悔也无法令时光倒流,好在现状已经让学生们非常的心满意足了,这个成绩已经足够他们如愿以偿地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
胡玉的正式编制审核没有遇到一点阻力,在递交上去几天之后就被特事特办审批通过,不单如此,教育局领导还随同“优秀教师”的表彰,亲自为她送到了学校里。
谢师宴摆个不停,就连其他班级的学生在宴请本班班主任时,都要执拗地来邀请胡玉出席。一中的教职工毕业生以及毕业生家长都沉浸在深刻的喜悦当中。
林家,那栋安静低调的小房子里,香火的气息遍布每一个角落。
林惊蛰跪在灵堂前,为外公奉上了新的香烛,他点燃了一份报纸,投进面前的火盆里,看着充满了油墨香气的纸张上微弱的火苗逐渐变得旺盛,一点一点吞噬掉头版上自己那张对着镜头笑得十分沉静的照片。
然后他双手合十,仰头看着供桌上那个面容慈祥的老人,安静地笑了。
第二十五章
录取通知书是两个星期后到的, 在胡玉每天的翘首期盼和望眼欲穿中, 同时寄来了两封。
目光落上其中一封封首上硕大的四个字时, 她咽了口唾沫,撕开信封时的手都开始颤抖了。
燕市大学!
林惊蛰竟然真的实现了他那份看上去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志愿!也成为了她任教以来,郦云市考上燕市大学的第一人!
比这个更加意外的是高胜的那一份, 他竟然真的也被梧桐大学录取了!
这一年高考难度较大,全省的考生发挥都有些失常,尤其地方县市, 例如隔壁某个比较注重教育的城市, 本届高三学生有超过三分之一选择了复读重考。在这样的情况下,各大高校当然也不可能遵照前些年的录取分数线标准招生, 高胜报考的又是比较缺生源的专业,因此便以超过录取线2分的成绩, 惊险地滑停在了梧桐树下。
二模成绩还是能当做参考的,周海棠果然考得更好一些, 他比高胜高了七分,理所当然地也拿到了梧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邓麦被燕市的一所大专录取,专业是……幼师?不过他一早就打算了不上大学, 因此许多小朋友得以幸免于难。为此, 邓家已经发生了无数起争吵,邓麦的父亲邓丰收在六月接到了上任通知,已经从副局变成了正局长,这个人到中年终于跨上了仕途最难的一道门槛,未来成就不可限量的老警官执意想安排安排儿子念警校或是入伍当兵, 将来毕业之后可以为人民服务,他这个父亲也好有所照拂,但这却和邓麦自己的人生计划截然相反。
邓麦是个偶尔跳脱,但实际上相当有主见的人,他认定了什么,就不会因为别人的劝告轻易改变。
邓丰收险些要被他气死,家里每日争吵不断,母亲劝不动两头倔驴,只能以泪洗面。邓麦没办法,只能躲到高胜家里避个清净。
“唉。”邓麦将林惊蛰倒出的小茶盏里的几杯茶连带凉在旁边的一小壶茶水全倒进了搪瓷缸里,仰头一饮而尽,长叹出声,“他们怎么就不明白呢,我真的不喜欢读书。”
林惊蛰不泡了,他将小铜壶朝邓麦面前一撂,心说你还是喝水吧。
高胜坐在凳子上看那几本林惊蛰从申市买回来的书,凳子太矮,他坐那跟蹲着似的,心不在焉地听着邓麦抱怨。
邓麦絮絮叨叨说了那么久,中心思想就是自己特别讨厌读书讨厌到一想到读书就恨不能去死,这一点林惊蛰看出来了。
他倒也没觉得应该劝,这世上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读书,强扭的瓜不甜,硬逼他进学校,他也只是混日子而已。
邓麦身上没有对知识的渴求,他聪明,双商高,能举一反三,这种能力却从未表现在学习上,而是运用进了平日与人交往的细节里。
读书时,他能把五班那群谁都不服的半大青年管得服服帖帖,上辈子还游走在规则之内垄断了几个城市的酒吧,就拿前段时间在申市来说,林惊蛰忙于工作时,高胜他们白天的日常活动几乎都是邓麦给安排的。这个郦云市土生土长的小孩在说话都带口音的情况下,除了新奇外,没有表现出一点点自卑,同时将两个小伙伴安排得妥妥帖帖,吃嘛嘛香,得空还能在市区里逛逛。
对邓麦这样的人来说,读书绝不是他唯一的出路,况且现在是九十年代,机遇无处不在,他的可能性,反倒比高胜他们还要大得多。
林惊蛰道:“不急,慢慢来吧,观念的转变是需要过程的。”
邓麦感动得眼泪汪汪,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