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他一直怀着愧疚,一直记住我。”
雨声渐大,三个人在周围的一片喧嚣中沉默着。
过了几首歌的时间,隔壁的店里传来熟悉的旋律,张幼雨说道:“唔哟,学长的歌哦。”
歌里在唱着那些年错过的大雨和爱情,李柏庭伸了个懒腰,突然发出感慨:“我们的青春要结束啦。”
张幼雨立刻反驳:“放屁,我的青春还长得很。”
李柏庭笑了笑,望向外面密集坠落的雨点,突然记起了两年前北海的那个雨夜。他把电动车骑得歪歪斜斜的,韩靖在后面抱紧他的腰,亲他的脸,他们彼此表白,笑声几乎越过了大海,那天的夜很黑,雨下得好大。
李柏庭的眼里漫上一层薄薄的水壳,轻声说道:“我好想他。”
张幼雨发出轻轻的叹息,“谁不是呢。”
在这场并不多情的大雨里,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正在思念着的,只能被称为“他”的人。
雨声渐弱,桌上一片杯盘狼藉,三个人都带着一点醉意。班彦说道:“走吧。”
是时候离开了。
他们的少年时代,终归还是要结束了。
半个月后,高考成绩公布,李柏庭对自己的分数有些失望,若是正常发挥,他大概能再多考个十几二十分。不过世上的事情本就没有多少是圆满的,这个成绩还算过得去,他不打算再来一年了。
一家三口一起讨论了两天,总算把志愿确定下来,李柏庭的第一志愿还是选择了北京的学校。他想去个夏天短一点的地方,而且总觉得在那里会有与韩靖相遇的机会。
漫长的暑假里,他每隔几天便去医院看望黄坤,领到录取通知书后,还专门拿去给他看了。黄坤露出一脸的神往和歆羡,李柏庭搂着他说道:“所以你赶快治好病,也去考个大学上上。不过我看你这种水平,最多也就上个三本啦。”
“不要紧,我爸有钱啊,就算分数不够,好大学还不是照样任我挑。”
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爱吹嘘。
李柏庭偶尔也跟张幼雨和班彦出去玩玩,看个电影或是吃个宵夜之类,有时候还会去看看爷爷,爷爷会拿一些奇奇怪怪的药给他擦,说是能除掉额头上的疤痕。
站在即将各奔东西的路口,李柏庭心中怅然,却也满怀着期待,未来还会发生更多有趣的故事,遇见更多有趣的人。他们相遇,然后别离,他要珍惜那或长或短的同行岁月,这一路上并不总能遇见晴天,他很渺小,做不了谁的太阳,只愿自己能成为别人的伞。
把思念藏在心底,这也是一件他学会的事。
每天早晨,他依然得去早市买菜,回来时总要把自行车骑得飞快,不知又会有哪个陌生人记住他飞驰而过的背影。吃过晚饭后,他常会到暑气未散的大学校园里乱逛,看看盛夏的荷花,顺路去狗洞买点零食,偶尔也会去相思树底下坐坐,每次都在那里被蚊子叮出一腿的包。
虽说这是棵相思树,可李柏庭从没有在树下捡到过相思豆。回想起来,关于这棵树的说法好像都是从老妈那里听来的,可老妈明明是个教食品科学的老师,对于植物的论断或许也不是太可信吧。
不过这也不重要了。
张幼雨的学校开学很早,八月中旬就要去报到了,出发的前一天,她给李柏庭打来电话,两人互相闲扯了一通后,张幼雨说:“婷婷,要一辈子做朋友啊。”
李柏庭说:“只要你别又重色轻友就好啦。”
“再也不会了。”张幼雨又说,“对了,班彦回来那天晚上,你突然跟我们说你想韩靖,我当时还真是有点意外。你那么久都没有提起过这个人,我还以为你已经把他忘了,没想到你真这么喜欢他。”
自己真有这么喜欢他吗?李柏庭用自己十八岁的脑袋认真地想了想。
那是爱吧。
——台风·完——
作者有话要说:
高中部分结束,下一章韩同学终于要上线了,不过突然觉得......这个故事就结束在这里好像也还不错啊=。=
天晴
第69章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天,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李柏庭第一次在课本上读到这段话时,并不能理解作者所描绘的那个北国之秋,也许是自小成长环境的缘故,在一个夏季漫长、四季常绿的地方,是不那么容易感受到悲凉的。
他望向窗外,枯黄的树叶落了一地。这已经是他在北京度过的第三个秋天了。
当初他顺利被第一志愿的学校录取,如愿来了北京。从小到大他都在家门口上学,当年总想着要离开那片让人腻味的校区,等到真有机会离开时,竟一走就走了几千公里。张幼雨去了大连,而班彦去了加拿大,他们这些在亚热带出生长大的孩子,去的地方倒是一个比一个远,一个比一个冷。
刚来北京上学时,李柏庭很不习惯。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