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和爵位,若是有了爵位和田产,就算你不为官,倒也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多谢崔叔。”
元遥转身回了自家院子,尽量将法场上的血腥从脑海里遗忘。他拿起扫帚将整个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出门月余,院子里又落了不少灰尘。又将自住的隔壁房间收拾了出来,铺好了被褥,就等客人上门。
这应当是最后一次了。他不想杀人却被迫杀了那么多人,有多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看向右手,那里缠着封印之用的佛珠。若不是有这把刀,或许他不该如此。
门外传来扣门之声,元遥连忙起身整理了衣衫,前去应门。
“元将军,太后有事急宣,请将军即刻跟随小的入宫一趟。”
来的是个年轻俊秀的黑衣小侍,元遥曾在胡后身边见过。他问:“天色不早了,不知太后宣臣有何急事?”
那黑衣小侍微笑道:“这个小的哪里知道?到了太后那处,将军自会知晓,劳烦将军了。”
元遥关了门却没上锁,若是那人星夜到来,知道他家住址,倒也能先进去坐坐。
秋风吹拂,宫中桂花飘香,元遥想起法场上那二十几个人头,觉得桂花里似乎也带了血的腥。若是让他继续留下,他是不会再留了,大不了落个抗旨不尊。虽与当今圣上出了五服,但他还算元氏子弟,抗旨罢了,不会要了他的人头。
走进宫闱深处,珠帘后,只有胡后一人。
“微臣见过太后。”元遥跪地行礼。
胡后从珠帘后缓步走出,坐在矮榻上,道:“元将军,哀家听说,你又要辞官了?”
元遥头也不抬,回道:“请太后恩准。”
胡后笑道:“刚立了功该加官进爵才是,元将军却只想着辞官,倒也是稀奇。不过哀家准了!”
元遥抬起头来,有几分稀奇。他以为胡后还会再挽留。
“你多次为朝廷立功,哀家当赐你爵位,及黄金田产。不过,哀家这儿还有一件难事,要你去办。等你归来复命,哀家再赐你黄金田产,之后将军爱去哪儿便去哪儿,哀家不再挽留。”
“何事?”
胡后走到帘后,将一个匣子拿了出来,打开,正是元遥前几日呈上去的佛顶骨舍利。
“佛国高昌近日送了一具rou身佛像给我国,十分尊贵,作为回礼,我大魏唯有这佛顶骨舍利拿得出手。此去高昌路途艰险,要过那嘉峪关,再往西行。哀家听说关外有些妖道妖僧一类,怕常人去了办不妥。况且这佛顶骨舍利尊贵,传闻中更有神力,若是大张旗鼓派遣使者西行,怕路遇不测。哀家想来想去,这佛顶骨舍利是你收上来的,哀家便派你出去将它送往高昌。”
元遥微微蹙眉,道:“太后,派遣微臣前往高昌不是不可,只是这佛顶骨舍利当真有神力,可为道行高的修佛修道之人遣使,恐落入歹人手中,后患无穷。”
“这个哀家自是知晓,你之前说过,那法庆便是靠着这佛顶骨舍利兴风作浪。不过不用担心,哀家已经请洛阳城中几个道观大师连夜做法,将这舍利的神力封了八成,剩下两成,是怕高昌国主认为我大魏送的是假舍利。你此去高昌,就扮作百姓,去道观里挑一两个道行高的道人,陪你上路。”
“若我不应?”
胡后微微笑道:“不赐爵位,没收田产,降级数等,从军营小兵做起。”
“臣领旨。但臣还要在洛阳待半个多月,臣在等一个人。”
胡后将装了舍利的盒子交给元遥,说:“那将军便等吧,近一月内上路皆可,时间由将军决定,只要在开春之前将国礼送往高昌即可。只是此去路途遥远,如今又已入秋,关外风雪极大,将军还是早些上路为好。”
“是。”
作者有话要说: 同志们对不住,这两天事儿太多了,没有按时发文。明天应该能准时了,哈哈。
☆、第044章 相逢
陶惜年睡在柔软的大床上,往嘴里扔了几颗花生,觉得相当快活。一路上他吃得好住得好,而且令人高兴的是,此地离洛阳已经很近了。
阿柏在床上跳来跳去,道:“这个梁诸当真是个有钱人呐,多阔气!凡是外出,就要住最好的店,还能有那么多生意上的朋友让他借住。”说到此处,他话锋一转,“不过啊……你可得小心他,我总觉得他别有所图!”
“他不会的,我这几天算是看清了,他是正人君子,你可不要背后说人闲话。”陶惜年翻开一卷琴谱,那是从云笙那里抄的凤求凰。
梁诸好不好龙阳他不确定,不过倒真是个知书达理之人,有君子风范。他是个生意人,做的是字画买卖,这倒让他开了眼,见识了不少名画名帖。一路上梁诸包了他的食宿,而他只是偶尔弹琴外加给他看看字画罢了,这种好事要去那里找?打着灯笼也难找啊,比给人看相抄经好多了!
“还有几日到洛阳啊?我们都走了多少天了!”
陶惜年吃完花生,喝了一口茶,道:“明日傍晚便能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