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立春让立夏和小雨过去请二nainai来家吃饭。
四五点钟的时候,顾立春就给顾大江装好饭菜和烟酒,打发他出门。
天快黑时,他们的晚饭就摆上了。鱼汤炖豆腐、炒豆角、蒜泥茄子、炒虾米,番茄炒鸡蛋,主食是杂粮馒头,满满当当摆了一桌。
二nainai还带了炸素丸子和一包点心。
她一看这么多菜,不由得心疼起来:“三红啊,你咋整得这么丰盛?不过日子了?”
田三红笑道:“这不过节嘛,没花啥钱,这鱼虾是你大孙子捞的,鸡蛋是你二孙女捡的。”
二nainai一脸惊讶:“哟,孩子们运气都挺好,咱们家这是要转运。”
大家一齐笑:“对,肯定要转运。”
虽然立夏早说了顾大江不在家,二nainai还是问了一句。
顾立春道:“这些日子一直忙秋收,爹都没时间跟他哥们见面,今天拿着烟酒,又让娘给炒两个下酒菜去隔壁村了。二nai你甭管他,人家这会又吃又喝的,比咱们还快活呢。”
田三红也道:“对,不管他。来来,吃饭。”
顾大江一不在家,气氛就轻松多了。
大家有说有笑的,立夏小满他们话也变多了。
二nainai自从闺女远嫁,老伴去世后,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见此情景,难免又想起了自家闺女,便忍不住感慨道:“也不知道你姑咋样了?自打你姑父调到市里,她有一年多没回来了,我这把老骨头,也不方便去看她。”
顾立春脱口而出:“二nai,你要是想去,我可以陪你一起。”
二nainai的眼睛猛然一亮,随即又变得黯淡,她摇头:“太远了,我还晕车,从家到县里就能吐个天昏地暗的,要是去市里,那得吐成啥样儿?要是你二爷在就好喽。”
顾立春趁热打铁:“二nai,眼下是农闲,我又这么大了,要不我自个儿去,一是给姑姑带些特产,看看他们;二来我想去看看市里招不招临时工,赚点钱好过年。”
二nainai看着顾立春有些拿不定主意,“你能行吗?那么老远,你年纪小又没出过远门。”
顾立春笃定地答道:“能行,我都这么大了,又识字,俗话说,鼻子底下是大路,找不到路,我就问别人。”
二nainai终究还是有些不放心,但也没把话说死。
第14章 要出远门
顾立春也不急,大家继续吃饭,东拉西扯地闲聊天。
等吃完饭,二nainai又坐了一会儿,顾立春才送她回家。
二nainai考虑了两天,还是决定让顾立春去市里看看。
她趁顾大江不在家时来的,拿出一块旧手帕,里面全是零钱,她硬塞给顾立春:“这是给你的路费,你拿着。”
顾立春推辞:“二nai,我是去找工作,顺便看我姑,路费该我家出。我已经攒好了。”
二nainai佯怒道:“你家啥情况我能不知道?就这么定了,钱我出,要不然,你就别去了。”
顾立春看老人家态度坚决,便收下了十块钱:“我问过了,坐汽车去路费是五块,来回十块钱够了。”
二nainai道:“还得吃饭呢,俗话说,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多带些钱才踏实。”
顾立春悄声说道:“二nai,我实话告诉你,我有钱,我偷偷卖了好几次鱼。你别跟我推让了,我心里有数。”
田三红也在旁边劝,最后二nainai只好收回十块钱。
顾立春又道:“二nainai,我五天后出门,这几天你有什么要给姑姑带的都准备好,到时我去你家拿。”
二nainai确实有很多东西想带,可又不得考虑到立春是否拿得动。
顾立春像是看透了她的想法:“二nai尽管放心我拿得动。”
顾nainai要回家准备东西,顾立春又问她要不要写封信,他可以帮忙写。二nainai原本是打算让他写的,转念一想,要是让立春写,她有些话就不太方便说,毕竟中间还牵扯到他们一家子。她笑眯眯地说道:“你还得收拾行李,我找别人写。”
顾立春笑着点头:“也行。”
二nainai要捎东西,田三红也要准备一些特产,家里除了风干的野鸡和一条咸鱼,她又用粮食跟别人换了干枣、干蘑菇、干木耳,自留地里种的有花生,田三红给装了五斤。期间,顾立春又捞了三条鱼,悄悄让立夏找他的同学打听,跟人家换了一条腊rou。这些东西也能拿出手。
何况,顾立春空间里还有不少东西呢,路上拿出来,到时随便扯个借口就行。
东西准备好后,顾立春还得去开村委开介绍信,去县里快去快回,他可以钻空子不开介绍信,但去市里至少得呆两天,不开肯定不行。
顾立春没去找顾大海,直接去找叶长明,直说要去市里看望姑姑,需要五天时间。
叶长明答应给他开,不想这事到底还是被顾大海知道了。
顾大海面沉如水,满眼掩饰不住地嫌恶,皱着眉头说道:“没有正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