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坏事,起码明面上应该不是。
两人各自落座,马局长便主动与赵安聊起正事:
“想必赵老板也知道前几天我们华夏入世申请通过的事情吧?”
点了点头,赵安说道:
“那是自然,这对我们这些有外贸链的公司来说,这可天大利好的消息啊。现在公司上下都特别高兴。这都是政府、商务部的功劳啊。”
不然如何,先给对方带高帽子总是没错的选择。
“但这只是第一步而已,真正达到世贸组织的要求,依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接下来马局长详细说了华夏政府作出的有关承诺,这些内容赵安提前就已经了解过,但马局长作为一名实权官员,对于内部信息的了解程度远超赵安。
有些信息局外人哪怕拿钱也买不到,赵安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信息源。
比如马局长提到一点,赵安就很敏感:
虽然国家承诺在下调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但是他们商务部并不敢贸然启动。没办法,国外的农产品太廉价了,如果一旦完全放开农产品市场,对于国内的产业必然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
但国家向世贸组织做出的承诺又向头上悬着的铡刀,让国家必须采取行动。
“所以我们准备先组织一些大型企业的考察团,分批次由商务部带领前往几个农业大国进行考察,然后以特别关税税率进行采购,回国销售看看国内市场的反应。
食安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的食品公司,而且我相信食安早就瞄准了进出口贸易市场,所以想邀请赵懂事加入第一批的考察团。”
听到这里赵安已经明白了自己今天来这里的原因了:获国家需要动用民间资本。
虽然在华夏,政府拥有调控市场经济的能力。但想要让华夏经济真的发挥规模优势必须要调动整个市场的积极性。
更何况组织国内企业去国外进行考察、采购,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常用贸易首段。
既有着浓厚的国/家政/治色彩,但又能发安发挥民间市场的实力。
刚才马局长说“邀请赵安加入”考察团,虽然没有强制性要求,但是任务色彩已经十分明确了。
当然赵安也没有拒绝的打算,从个人角度而言,这对于食安是一个珍贵的机会。
作为考察团出国进行考察,可以拿到特别的海关税率、相关手续会有绿色通道、能够在相关部门面前挂上名字……各种好处数不胜数。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使命感。
就如同马局长所说国家如何进行关税的改革是一件关乎民生、国家的大事,如果能够为这个民族做一些事,食安责无旁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