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帮着把韩母的行李装上车,车上除了韩母带来的那一包随身行李外,更多的是他卖给父母和nainai的礼物。nainai年纪大了,一直很想来看他,但身体上的条件不允许她长途跋涉过来,这次韩洲请了五天假,加上周末就是整整一个星期,回去之后他打算专程去看看nainai。nainai没和他的父母住在一起,老年人总觉得和子孙后辈在一起生活方式不一样,她还是更喜欢一个人住在小镇上。本来他还担心老人一个人会不方便,后来他的姑姑离婚回了老家,一直和nainai生活在一起,这倒是让他们一家人都放心了不少。
回家的路大部分都是高速,三个小时的高速后紧接着就是两个多小时的公路车程。韩洲很久没开这么长时间的车,难免觉得困乏,他下高速后就近找了个地方停车休息,顺便带着韩母吃点东西。
他事先已经告诉过李易年他要跟母亲一起回老家待一个星期,李易年叮嘱他开车的时候要多小心,到家之后给他打个电话,要是他没空接电话,发个信息也成。
吃完饭后韩母去了洗手间,他趁着这个空档给李易年打了个电话,正好李易年还没开工,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用脚趾头也知道李易年肯定会说一些想他希望他早点回来的话,即便是这样,真的亲耳听见他说,感觉还是会有所不同。
“你要好好儿照顾自己,最近天气Yin晴不定,随时带个外套,不然等你大半夜收了工很容易着凉。”
李易年最爱听他说这些,虽然有时候会调侃他像个罗里吧嗦的老头子,但这些都是真正关心他的人才会说的话,韩洲对他的关心表现得越是明显,他越是能感觉到他们现在是真的在谈恋爱,而不是他一厢情愿地粘着韩洲。
之后再开车上路,韩洲几乎全是靠着韩母来指路了。
老家的变化很大,等他真的进了老家的地界,他才发现靠他一个人根本就不可能找到路回家。
城里多了一个很大的广场,广场上全是人,热闹得很。沿着广场下去的路也是重新修建的,不再是以前那种双向只能容纳两三辆车的老路,光是单向的车道就有四条,两旁还修了隔离绿化带,一个小小的三线城市如今看着也像模像样了。
不知道是不是近乡情怯的缘故,等车子开进自己熟悉的那个小区,韩洲突然觉得紧张起来,他不知道待会儿进门见到父亲该说什么。
韩父是他们这儿一所中专学校的教师,他们就住在学校分配的房子里,整个小区里住的都是这所学校的教职工和家属。韩洲在上大学以前一直都是住在这里,最开始是只有两三层楼的过渡房,后来条件好了,单位上又有了分房指标,他们便搬进了现在父母住着的这套三室两厅的房子里。记忆里当时住的房子到他离开的时候还挺新的,这会儿再远远看见那栋楼,不免觉得实在是有些年头了。
父母早就退休了,韩母告诉他,这个点他爸应该是在外头跟人下棋。
韩洲点点头,将车里大包小包的东西分两次拎上了楼。
韩母本想帮忙的,韩洲不准,硬是让她打着空手上去了。她知道儿子是怕她刚养好的腿又给伤着,这份孝心让她心里很是安慰。
开门的时候响声惊动了对面的邻居,她打开门看见韩洲后很是惊讶。
“刘姐,回来啦?这个是小洲吧?好多年都没见着了,这看着都是大小伙子了!”
韩母拽了拽韩洲的胳膊:“快,叫陈阿姨。”
韩洲礼貌地点头:“陈阿姨您好。”
韩家遇到的变故整个小区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一些,邻居陈阿姨更是清楚这件事的原委。她以前就劝过韩母,让她放宽了心别再去想以前的那些事儿,毕竟她还有个儿子,总得多看看将来。这次韩母被带到那边的医院去检查,走之前就跟她聊过几句,说要去看儿子,陈阿姨很替她高兴,忙说要是小洲有空的话就带他回来看看,其实老韩心里也很记挂这个儿子。
邻居都能看出来,韩母又哪里不知道丈夫的心思?他只是嘴硬,心里其实早就不怪韩洲了。
韩母特地将从那边带过来特产分了一些给陈阿姨,两人站在门口聊了一会儿,韩洲也将带回来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你先坐吧,无聊的话就看会儿电视,我去看看有什么菜,你爸待会儿下完棋回来肯定要肚子饿。”
韩洲应了,坐下之后看到那台电视却突然眼眶一热。
他知道父母的生活水平比起同龄人来说不算低了,他们是双职工,退休的时候各自都有退休金,学校有时候还会给退休教职工一些福利待遇。可父母一直就很节约,那时候为了供养两个孩子上学,韩母至少有两年都没替自己买过新衣服。现在他们的生活好起来了,客厅里放着的却还是老式的电视机。
这年头ye晶电视早就普及了,两三千就能买到一台不错的。
韩洲心里有了主意,便没再继续坐着,转身四处看了看家里还有哪些需要更换的电器,打算明天出门去电器城一趟。
这一看,需要更换的还真不少。
他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