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做什么。我都支持,不过我希望你多读书,去国外的大学见识见识,多见识,才能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
云恩眼睛望向他,心里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想着国外的大学,也觉得是极其遥远的事。
只是道,“爸爸说要我长大之后报答你的恩情,让我记得你的好。”
云恩话里提起爸爸来,许振华愣了一下,才知道他是说的是云国安。
云国安常常和云恩通信,这个他知道,但是两个人到底都说些什么,这个他不知道,也不会想要知道。
他断然不会做出去翻看他人信件的事,也没想过在这上面控制云恩和云国安来往。
云恩这时第一次说起他和云国安信里的交流,许振华听了,心绪有些波动,之后便是一声叹息。
他语气感叹地对云恩说,“爸爸不要你的报答,你能健康幸福,便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云恩觉得他的话和父亲云国安的话有出入,便说,“爸爸说长大了能赚钱了,要赚钱给你用,还说我用了你那么多钱,其实是无法用钱计量的。”
许振华听他这番话说得有些绕,但是意思却是明白。
他为云恩有这样的心而感到欣慰,但是欣慰同时,又是觉得云国安这样教孩子略微不妥。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七章引荐下
章泽第二天天还未亮,就和导演严编起床,去了三湾树小学找校领导谈拍戏的事。
他们拍一个城市青年下乡支教的剧本,需要借用学校的场地拍戏。
学校自然是整部戏中最为重要的场景元素之一。
他们的故事描写知识青年到了乡下和村里的美丽姑娘堕入了爱河,很快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恋爱关系,但无奈彼此家庭阶级地位不平等,遂彼此父母而不同意。
最后男女主角发现彼此是亲兄妹,无法接受命运的这般戏弄,于是投河自尽,纷纷殉情。
造成了两个家庭的悲剧,也表现了两代人命运的纠葛。
这个故事的原型是来自于,如今被严编的小师弟小师妹改编成了一个十八集的电视连续剧剧本,卖点在爱情的凄美和人物命运的曲折上。
情节台词打托烂俗烂套,套用大量港台电视剧的剧情节奏和故事视角,为的,就是吸引收视率。
那个时候的内陆电视剧,自然是竞争不过港台琼瑶风的。
原因一是内陆的影视产业不算发达,二来就是那个时候的导演拍片其实没有赚钱的概念,大多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觉得能通过审查,那就是好片子,于是市场的需求如何,根本不管。
严编有了这种意识,觉得将来的影视剧肯定不会这样发展,于是他特别不服气,心想为什么堂堂的大陆子民要去花大价钱看那弹丸之地拍出来的东西。
他憋了一股子的气,觉得内陆不缺好演员,好导演,也不缺好编剧,就不相信自己拍了东西出来,还没有市场的,他成了大陆最早一批借鉴和学习日本台湾新加坡连续剧的导演之一,虽然并未成为名气太大的导演,但是这对他日后在影视业的发展,却有了先机一般的指引作用。
章泽接了这个剧本觉得,这样一个故事在十几岁的小年轻之间还有些市场,毕竟男女主句貌美如花,爱情故事又动人无比,拍得好,倒还有几分收视率可言。
但是对一个乡下小学的校长来说,却未必能接受。
于是他就找了严编,说是要给这部戏加一个角色。
严编一脸没有睡好外加郁卒的模样,在晨光熹微的三湾树小学门口站着,皱着眉毛眼睛问章泽,“你什么意思?加一个角色,加什么,我们预算本来就不够,还要到哪里去请演员?”
章泽道,“你别急啊,你听我说。”
严编耸了耸肩,吸了吸鼻子,乡下的清晨带有凉意和稻草烟熏过的味道。
他说,“你说。”
章泽道,“我觉得我们这个剧本吧,对于城市人来说,卖点是够的,城市人不缺衣少食,需要追求Jing神生活。但是现在我们是要找乡下的小学校长借地方拍戏,这个故事对于小学校长来说,恐怕没有吸引力和卖点,或者说,他不能理解我们的戏的卖点和主题思想,情情爱爱什么的,人民教师从内心深处来说就觉得腐败无比,由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找一个能够吸引校领导愿意支持我们拍戏的卖点,说服他们,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拍戏进展。不然像昨天一样,说了半天,别人也不愿意把地方借给我们,浪费时间和Jing力,还要被村民讨厌。”
章泽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的,严编和编剧陈明听了,也不禁觉得道理没错。
编剧试探着暂且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章泽道,“我们向学校借场地嘛,应该着重突出我们这个剧本是为教育事业而写的,例如说主题是表达人民教师敬业爱岗,或则学生学习条件艰苦,但是仍然好好学习,艰苦奋斗,为民族之崛起而读书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