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好吧。”
&&&&五皇子扶着袁润的手站了起来,招呼袁润去扶着一会儿要弹《霸王卸甲》,一会儿又要弹《将军令》的彭克,快速闪人了。
&&&&见已经有人先告辞了,卢文大大地松了口气,也顺势提出告退。
&&&&“那行,你先回去吧。”
&&&&齐晟自然不会留他,挥手就让他走了。
&&&&若说五皇子走的时候,还有一个齐述依依不舍,恨不得跟上去再请教一番。卢文走的时候,几个人就差没额手相庆了。
&&&&城府最浅的齐斌甚至嘀咕出了声,“终于走了。”
&&&&卢文在这里,他们说话都不自在。
&&&&他一走,众人就自在多了。
&&&&最后,一直到宫门要下匙的时候,他们才陆陆续续地告辞了。
&&&&齐晟洗漱了一番,喝了碗醒酒汤去了去酒气,就在放话本的地方随手摸了一本,翻身上了榻。
&&&&说真的,这个时代的话本,比后世种类多样的小说可差远了。
&&&&但对齐晟来说,也聊胜于无了。
&&&&让王进宝多点了几根蜡烛照明,他翻开那本书一看,却见是玫妃送的那本《论语》。
&&&&原来,从钟粹宫回来之后,他就让张起麟把这本书放好。
&&&&而张起麟不识字,见主子带了书回来,就以为是和从前带回来的话本一样,所以放在一起了。
&&&&看到是这一本,齐晟愣了一下,也没有再换。
&&&&说真的,他把这本书交给张起麟之后,很快就抛到脑后了。
&&&&不是他对玫妃给的东西不重视,只是玫妃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算知道了自己也是个穿越的,还一心认定六皇子会继承皇位。
&&&&现如今,太子的储君之位不稳,玫妃肯定是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所以,玫妃给他送书,十有八-九,就是为了督促他好好学习,不要荒废了学业,以免将来登上了帝位之后,追悔莫及。
&&&&但在齐晟看来,玫妃的行为,就是在充分诠释何为杞人忧天。
&&&&别说他该读的书都读了,不该读的在于先生的yIn威下也读了不少了。
&&&&就算他没读,也不用考虑做了皇帝之后的事呀。
&&&&因为,他根本就没准备做皇帝嘛。
&&&&皇位又不是烫手的山芋,他这头牛不肯喝水,还能有强按头的道理?
&&&&而且,最重要的是,父皇既不是个昏君,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如果他真的是个不学无术的,怎么可能把皇位传给他?
&&&&不过,念在两人算是老乡的份上,齐晟还是决定看一看,这书到底有什么玄机。
&&&&虽然大晋的历史和他原本世界的历史不太一样,但也大同小异。像《论语》这样的经典,在这个世界,仍然是科举的必考科目。
&&&&这世上大部分的人,努力读书的唯一目的,不就是科举做官吗?
&&&&所以,只要是考试要考的东西,都会传播得十分广泛,学的人也会很多。
&&&&而学习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正统了。
&&&&于先生也是正统的读书人,在他心目中,《论语》的地位是很神圣的。
&&&&因此,在教导齐晟的时候,和《论语》一起并列为四书五经的几本书,他都反复教了几遍,且是循序渐进,一遍比一遍高深。
&&&&虽然齐晟这辈子都不用考科举,但通过听于先生对四书五经的讲解,他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时代士大夫的思想和忌讳,避免日后与人交往的时候踩了坑。
&&&&再加上他记性好,几乎过目不忘。
&&&&所以,这些东西,他实际上学的都还不错,这几本书更是背得滚瓜烂熟了。
&&&&他拿着玫妃送的《论语》,略翻了翻字体的大小,又捏了捏书册的薄厚,就知道玫妃肯定没有抄完。
&&&&然后,他把书倒过来,翻开最后一页一瞧,果然是《乡党篇》的末尾。
&&&&齐晟不觉有些好笑:这个玫妃,抄个书也偷懒。
&&&&不过,想想玫妃一个理科生,不喜欢抄写文科的东西,也很正常。
&&&&他正要喊张起麟给他换一本,突然心头一动,想起了一个关于《论语》的典故。
&&&&宋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一共有二十篇,而《乡党篇》是第十篇。
&&&&玫妃给他的这本《论语》,正好是半部。
&&&&看来,玫妃对他的期望甚深呀。
&&&&不过,齐晟并没有很感动,他只是觉得挺欣慰的。
&&&&——竟然还学会用典故、打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