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千万别为难。”杜长史也颇是坦荡。
“这有什么为难的。听闻当年柳家先祖,那位被称为东穆战神的柳扶风少时不良于行,武功都没学过,第一次指挥战事前连战场都没见过,照样战功赫赫,平生未曾一败。陆家先前也不掌兵,说来这些临阵指挥的本事,原是老国公指点家父,家父教给了我。”陆侯细打量杜长史一番,“我看你与胡大人都有些天分,这指挥兵事,无非进退二字。这样,明天我过去,你不妨一道跟着学学。”
“我,我是文官。”杜长史凡事好奇心重,不过,他是谨守自己文官身份的。而且,在叶管事撺掇他也去干武将差使后,杜长史是死都不肯跟武将沾边儿的。
“只胡大人一个,不太保险。”陆侯放下茶盏,“现在殿下的难处不只在于缺兵,眼下只是练兵的事?兵练成了,前锋战将都是能训练出来的,帅才可遇不可求。殿下需要一位帅才。”
杜长史道,“您就是啊。”
“除我之外。”陆侯道,“北疆军是兵镇草原各部的,不论我在不在这里,这里必需有一支不少于十万的驻兵,才能震慑草原各部,才能确保新伊城的安全。所以,还需要至少一位。”
“至少一位?”
“多多益善。”陆侯看杜长史一眼,“希望你们之中能有这样的人才。”
杜长史脑筋活泛,“那我把江穆庆也叫来,人多力量大,您多选选。还有裴状元、陈简,他俩虽都是文状元出身,也都通晓武艺。对了,还有唐墨,咱们举贤不避亲,侯爷,您怎么把自己女婿忘了。”
陆侯额角青筋一跳,想到自己那晕血的女婿,“小宝心软娇气,不适合领兵。”
于是,杜长史就把自己相熟的同伴都给报了名,希望陆侯慧眼识英,为殿下多选出几个人才方好!
☆、二八七章
第二八七章
听说陆侯要开课, 穆安之先是表扬了杜长史一番,决定多招些近臣一起去观看陆侯练兵,连华长史他也叫上了, 还对华长史说, “你要不爱去, 家里有爱热闹的孩子带上,说不定家里孩子有好武的哪。”
华长史笑,“老臣家祖坟上怕没长那青青苗儿,一起随殿下开个眼界还罢了。”
其实, 读书人最狡诈, 他们知道战场危险,于是千金之体, 坐不垂堂。即便在乱世, 他们也是跟在将军身边出坏主意的那个, 因为不用上战场, 他们保全性情的机率比武将可高得多。待天下太平,他们还要武将名刀归鞘,他们还要讲究个满朝朱紫贵、俱是读书人啥的。反正他们心眼儿多,口才好,世间道理还不都是凭他们说去的。
所以,甭看陆侯权势赫赫,要说没羡慕之心, 那也不可能。但华长史依旧给家里定的宗旨是:咱书香世宦之家, 咱安安稳稳的读书吧。
诸如裴如玉陈简这俩年轻状元就没有这等老成沉稳的心肠, 俩人委实跟着认真看了几天, 一些常规的战事防备俩人都懂,虽科举不考兵书, 可就凭两家门第,少时兵书也读过几卷。但是,涉及到战阵之类,两人就不成了。
他俩也不强求,直接就有自知知明的告退了。
主要是,眼瞅世道要乱,懂点攻守的知识也是必要的。可他俩毕竟不是武将,太深奥的便不强求。
最后一直听陆侯将的就是胡安黎、江、穆庆、以及杜长史,还有……穆安之。
大家对穆安之的评价,少时顶多说句温文尔雅,意思是脾气好。待后来穆安之性情大变,那评价便不大好了,譬如狂躁的话也有人说。待穆安之成亲当差,则转为了铁面铁心、无私无情……
对于穆安之的才学,多是顺嘴一说的口水话。堂堂皇子,谁敢说才学不好。反正皇子又不用科举,也没什么标尺来衡量,那就是好呗,看身份也得夸好哪。
于是,哪怕杜长史华长史这两位穆安之身边的近臣,也不敢说自己殿下才华横溢,他俩知道殿下是个好人,殿下十分英明,他们也真心效忠殿下,但这跟才华横溢不一样,那是说人才学的。
华长史是看两天热闹就回去当差了,他老人家半点不懂兵事。穆安之倒是常来,却也不能一课不落,临年事情多,有些时候,穆安之必需得露面。但穆安之竟然能赶得上进度,他偶尔与陆侯说起兵事,无不切中要害。
杜长史多机伶的人哪,他送酒给陆侯时都说,“我家殿下真是不世出的奇才,我看殿下像陆叔你说的帅才。”先时他管陆侯叫哥的,谁晓得叫唐墨听到,唐墨顿时头发眉毛倒竖,说杜长史充大辈,明明跟他一辈,竟敢叫他岳父大哥,难不成以后他要管杜长史叫叔不成!
唐墨坚决不依,杜长史只得给自己矮上一辈。
杜长史简直无奈,他跟他哥差了十几岁,明明就属于年少辈高的那一类,而且,陆侯年纪又不老,叫叔什么的,还真有些别扭哩。
不过,谁叫唐墨放了狠话,威胁杜长史再敢喊他岳父哥,他就见天在岳父耳朵根说杜长史坏话,破坏杜长史跟岳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