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国家逐步滑向灭亡的深渊,让他们付出代价,自己就会开心,这不就够
    了吗?
    他想到了那个还在自己营内关押着的宋人奸细唐云。梁太后如果看到他一定
    会惊讶的合不拢嘴。她最宠信的心腹,她曾经的救命恩人,居然是宋朝派来的卧
    底。昨晚居然来参与袭营,结果阴差阳错居然被自己的私兵俘获,否则真不知要
    激起如何的轩然大波。
    幸好这人是落在了自己的手里,万一落在别人手里,说出什幺不该说的话,
    自己必定身死族灭,当今太后对于叛徒的恨意是平常人无法想象的。
    而自己在很久之前就知道此人的真实身份了,此人就是自己的联络人,自从
    自己下定决心背夏之后,曾经不止一次将绝密情报通过他传至宋朝。这些情报对
    于西夏的那几次大败显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宋朝甚至都将奸细布置到了梁太后的身边,布置进了西夏最高权力核心,若
    是梁太后的寝宫里都有宋朝间谍出没,那整个西夏还有任何安全的地方可言吗?
    如此形式,西夏若是还能赢,那简直是逆天了。
    但是想是这样想,看看眼前的情景,仍会让人犹豫。
    五十万大军!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军!
    如此规模的大军压境,宋朝能打赢这场仗吗?若是宋朝打赢了,那就说明西
    夏气数已衰,自己没有必要跟着这样的国家一起沉沦。仁多家的人,都是投机分
    子中的佼佼者。
    但是万一宋军打输了呢?那是不是说明白上国气数未尽?
    尽管自己早就将夏军东侵的情报传给了宋朝;尽管自己是个党项人;尽管他
    知道在西夏朝廷内肯定绝对不止自己一个大臣在暗中通敌;尽管他知道宋朝派进
    西夏的奸细绝对数之不清;尽管他认为现在的西夏从里到外都是千疮百孔;尽管
    他知道宋军肯定是有备而战。
    但是他仍不能确定宋军就能赢得这一战,因为西夏此次出兵的阵容实在是太
    庞大了。所有见过那无边无际的大军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这个印象。
    但是就算是夏军打赢了此战,对自己又能有何改变呢?没有,也不会有。自
    己的地位绝不会有任何改变。不论他们如何分配利益,自己永远是一个无关的人。
    这场战争似乎对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不论输赢,自己都不会从里面得到任何
    利益。西夏之于自己就像是一潭死水。这样的国家,自己还有存留的必要吗?若
    是如此,便须当机立断。此战之后不论胜败,自己都要立刻离开西夏。
    若是如此,自己就必须好好的跟那个唐云谈谈了……
    平夏城内北门下,成群结队的宋兵从各处汇聚于此,很快门楼之下就是密密
    麻麻的一大片人,看样子不下数千。武官们面色严峻吆喝呼喊,率领自己的队伍
    列阵以待。士兵们面如死灰,但是眼神里都流露出不惜一死的觉悟和困兽般的绝
    望。
    今日将会是恶战,很多人会死,每个人心中都是有数的。
    城头上,数量达到上千的累搭、渠答、籍幕、皮帘、钟垂板将城墙遮护用来
    挡炮,城内各处炮位也已就位,床弩分布弩台,马面上设有悬陴,瓮城内也设好
    了埋伏,城墙上布设了夜叉擂、木擂、狼牙拍、飞钩、铁撞木、冲车、叉杆、游
    火箱,一些易被偷袭区域设置了奈何木,宋军天下最善守城并非浪得虚名,虽然
    人多事杂,但是井然有序按部就班。
    在西夏进攻的号角吹响之前,宋军也完全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城门洞内,一排军士靠墙坐着。他们都是昨天晚上参与袭营的硬探尖兵们,
    昨夜之战凄惨无比,出击的宋兵伤亡大半,几乎算是全军覆没。按理说经历如此
    惨重伤亡,应该让他们好好休整,恢复下士气。但是今日西夏便大举攻城,没有
    给宋军任何喘息的机会。这城内的每一个男人都需要出力,甚至所有男女老少都
    应出力。故此郭成又将他们调来了北门助守,但是毕竟是知道他们迭经恶战,只
    将他们划入预备队,给他们时间在战斗打响之前尽可能的多休息一下。
    韩月靠坐在地下,目光呆滞,面色阴沉。那神情就跟刚死了老娘一样,一脸
    的官司,那眼神都变得好像发疯的狼狗一样,看谁都让人不自在。
    没想到,唐云出事了。自己和这位兄长刚刚相认还不到二十天,结果就变成
    了这样的结局。这座该死的、倒霉的城市。自己为啥偏偏要到这里来?为啥偏偏
要等到西夏发动战争的时候来?为啥偏偏被围在城里?为啥偏偏